![]() |
|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 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它向 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本文为您介绍液压机液压泵维修方法与故障原因简析, 包括泵 不输油,噪音偏大等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文出自力田油压 www.litien.com,转载请 注明出处。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 一 ) 泵 1.泵不转 (1)电动机轴未转动 不输油 1) 未接通电源 2) 电气线路及元件故障 消除方法 检查电气并排除故障
(2)电动机发热跳闸 1) 1) 溢流阀调压过高,超载荷后 2) 3) 闷泵 2) 溢流阀阀芯卡死阀芯中心油 4) 孔堵塞或溢流阀阻尼孔堵塞造成 超压不溢流 3) 泵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 死而闷泵 4) 电动机故障
调节溢流阀压力值 检修阀闷 检修单向阀 检修或更换电动机
(3) 泵轴或电动机轴上无连接键 1) 更换键 1) 折断 2) 补装键 2) 漏装 (4)泵内部滑动副卡死 1) 拆开检修,按要求选配间隙 2) 更换零件,重新装配,使配 1) 配合间隙太小 2) 零件精度差,装配质量差, 合间隙达到要求 齿轮与轴同轴度偏差太大;柱塞 3) 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头部卡死;叶片垂直度差;转子 4) 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检 摆差太大,转子槽有伤口或叶片 查油箱油量并加油至油位线 5) 拆开清洗并在吸油口安装吸 有伤痕受力后断裂而卡死 3) 油液太脏 油过滤器 4) 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 5) 泵的吸油腔进入脏物而卡死 2.泵反转 电动机转向不对 1) 电气线路接错 2) 泵体上旋向箭头错误 3. 泵轴 仍 泵轴内部折断 可转动 1) 轴质量差 2) 泵内滑动副卡死 4. 泵不 吸 (1)油箱油位过低 油 (2)吸油过滤器堵塞 1) 纠正电气线路 2) 纠正泵体上旋向箭头 1) 检查原因,更换新轴 2) 处理见本表(一)1(4) (1)加油至油位线 (2)清洗滤芯或更换
(3)泵吸油管上阀门未打开 (3)检查打开阀门 (4)泵或吸油管密封不严 (4)检查和紧固接头处,紧固泵 (5) 泵吸油高度超标准且吸油管 盖螺钉, 在泵盖结合处和接头连接 细长并弯头太多 处涂上油脂, 或先向泵吸油口灌油 (6)吸油过滤器过滤精度太高, (5)降低吸油高度,更换管子, 或通油面积太小 减少弯头 (7)油的粘度太高 (6)选择合的过滤精度,加大滤 (8)叶片泵叶片未伸出,或卡死 油器规格 (9)叶片泵变量机构动作不灵, (7)检查油的粘度,更换适宜的 使偏心量为零 油液,冬季要检查加热器的效果 (10)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如
(8)拆开清洗,合理选配间隙, 加工精度差,装配不良,配合间 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隙太小,泵内部摩擦阻力太大, (9)更换或调整变量机构 伺服活塞、变量活塞及弹簧芯轴 (10) 拆开检查, 修配或更换零件, 卡死,通向变量机构的个别油道 合理选配间隙;过滤或更换油液; 有堵塞以及油液太脏, 油温太高, 检查冷却器效果; 检查油箱内的油 使零件热变形等 位并加至油位线 (11)柱塞泵缸体与配油盘之间 (11)更换弹簧 不密封 (如柱塞泵中心弹簧折断) (1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 (12)叶片泵配油盘与泵体之间 不密封 ( 二 ) 泵 1. 吸空 现 (1)吸油过滤器有部分堵塞,吸 (1)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噪声大 象严重 油阻力大 (2)适当加长调整吸油管长度或 (2)吸油管距油面较近 位置 (3) 吸油位置太高或油箱液位太 (3)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或提高液 低 位高度 (4)泵和吸油管口密封不严 (4) 检查连接处和结合面的密封, (5)油的粘度过高 并紧固 (6)泵的转速太高(使用不当) (5)检查油质,按要求选用油的 (7)吸油过滤器通过面积过小 粘度 (8) 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 (6)控制在最高转速以下 足或有故障 (7)更换通油面积大的滤器 (9)油箱上空气过滤器堵塞 (8)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10)泵轴油封失效 (9)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 (10)更换 2. 吸入 气 (1)油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空气, (1)在油箱内增设隔板,将回油 泡 在工作过程中又生成的气泡 经过隔板消泡后再吸入, 油液中加 (2)回油涡流强烈生成泡沫 消泡剂 (3)管道内或泵壳内存有空气 (2)吸油管与回油管要隔开一定 (4) 吸油管浸入油面的深度不够 距离,回油管口要插入油面以下 (3)进行空载运转,排除空气 (4)加长吸油管,往油箱中注油 使其液面升高 3. 液压 泵(1)泵内轴承磨损严重或破损 (1)拆开清洗,更换
运转不良 (2)泵内部零件破损或磨损 1) 定子环内表面磨损严重 2) 齿轮精度低,摆差大
1) 更换定子圈 2) 研配修复或更换
4. 泵的 结 (1) 困油严重产生较大的流量脉 1) 改进设计,提高卸荷能力 构因素 动和压力脉动 2) 提高加工精度 (2)拆开清洗,修理,重新装配 1) 卸荷槽设计不佳 2) 加工精度差 达到性能要求,过滤或更换油液 (2)变量泵变量机构工作不良 (3)拆开清洗,修理,重新装配 (间隙过小,加工精度差,油液 达到性能要求,过滤或更换油液 太脏等) (3) 双级叶片泵的压力分配阀工 作不正常。 (间隙过小,加工精度 差,油液太脏等) 5. 泵安 装 (1)泵轴与电动机轴同轴度差 (
1)重新安装达到技术要求,同 不良 (2)联轴器安装不良,同轴度差 轴度一般应达到 0.1mm 以内 并有松动 (2)重新安装达到技术要求,并 用顶丝紧固联轴器 ( 三 ) 泵 1. 容积 效 (1)泵内部滑动零件磨损严重 (1)拆开清洗,修理和更换 出 油 量 不 率低 1) 叶片泵配油盘端面磨损严重 1) 研磨配油盘端面 足 2) 齿轮端面与测板磨损严重 2) 研磨修理工理或更换 3) 齿轮泵因轴承损坏使泵体孔 3) 更换轴承并修理 磨损严重 4) 更换柱塞并配研到要求间隙, 4) 柱塞泵柱塞与缸体孔磨损严 清洗后重新装配 重 5) 研磨两端面达到要求,清洗 5) 柱塞泵配油盘与缸体端面磨 后重新装配 损严重 (2)泵装配不良 1) 重新装配,按技术要求选配 1) 定子与转子、柱塞与缸体、 间隙 齿轮与泵体、齿轮与侧板之间的 2) 重新拧紧螺钉并达到受力均 间隙太大 匀 2) 叶片泵、齿轮泵泵盖上螺钉 3) 纠正方向重新装配 拧紧力矩不匀或有松动 3) 叶片和转子反装 (3)油的粘度过低(如用错油或 (3)更换油液,检查油温过高原 油温过高) 因,提出降温措施 2. 泵有 吸 参见本表(二)1、2。 气现象 3. 泵内 部 参见本表(二)4。 机构工作 不良 参见本表(二)1、2。 参见本表(二)4。
4. 供油 量 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 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不足 有故障 ( 四 ) 压 1. 漏油 严 参见本表(三)1。 力 不 足 或重 参见本表(三)1。
压 力 升 不 2. 驱动 机 (1)电动机输出功率过小 1) 核算电动机功率,若不足应 高 构功率过 1) 设计不合理 更换 小 2) 电动机有故障 2) 检查电动机并排除故障 (2) 机械驱动机构输出功率过小 (2)核算驱动功率并更换驱动机 构 3. 泵排 量 造成驱动机构或电动机功率不足 重新计算匹配压力,流量和功率, 选得过大 使之合理 或压力调 得过高 ( 五 ) 压 1. 泵有 吸 参见本表(二)1、2。 参见本表(二)1、2。 力 不 稳 气现象 定 , 流 量 2. 油液 过 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卡住或伸出 过滤或更换油液 不稳定 脏 困难 3. 泵装 配 (1) 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间隙过 (1) 拆开清洗, 修配或更换叶片, 不良 大,造成高压油向低压腔流动 合理选配间隙 (2) 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间隙过 (2)修配,使叶片运动灵活 小,造成卡住或伸出困难 (3)修配后使间隙达到要求 (3) 个别柱塞与缸体孔配合间隙 过大,造成漏油量大 4. 泵的 结 参见本表(二)4。 构因素 5. 供油 量 非自吸泵的辅助泵有故障 波动 参见本表(二)4。 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 六 ) 异 1. 装配 不 (1)间隙选配不当(如柱塞与缸 (1)拆开清洗,测量间隙,
重新 配研达到规定间隙 常发热 良 体、叶片与转子槽、定子与转子、 齿轮与测板等配合间隙过小,造 (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达到 技术要求 成滑动部件过热烧伤) (2)装配质量差,传动部分同轴 (3)拆开检查,更换轴承,重新 度未达到技术要求,运转时有别 装配 1) 安装好回油管 劲现象 (3)轴承质量差,或装配时被打 2) 清洗管道 坏,或安装时未清洗干净,造成 3) 更换管子,减少管头 运转时别劲 (4) 经过轴承的润滑油排油口不 畅通 1) 回油口螺塞未打开(未接管 子) 2) 安装时油道未清洗干净,有 脏物堵住 3) 安装时回油管弯头太多或有 压扁现象 2. 油液 质 (1)油液的粘-温特性差,粘度 (1)按规定选用液压油 量差 变化大 (2)更换合格的油液清洗油箱内 (2) 油中含有大量水分造成润滑 部
不良 (3)油液污染严重
(3)更换油液
3. 管路 故 (1)泄油管压扁或堵死 (1)清洗更换 障 (2)泄油管管径太细,不能满足 (2)更改设计,更换管子 排油要求 (3)加粗管径、减少弯头、降低 (3)吸油管径细,吸油阻力大 吸油阻力 4. 受外 界 外界热源高,散热条件差 条件影响 5. 内部 泄 参见本表(三)1。 漏大,容 积效率过 低而发热 清除外界影响,增设隔热措施 参见本表(三)1。
(1)拆下重新安装,拆装时不要 ( 七 ) 轴 1. 安装 不 (1)密封件唇口装反 损坏唇部若有变形或损伤应更换 封漏油 良 (2)骨架弹簧脱落 1) 轴的倒角不适当,密封唇口 1) 按加工图纸要求重新加工 2) 重新安装 翻开,使弹簧脱落 2) 装轴时不小心,使弹簧脱落 (3)取下清洗,重新装配 (4)更换后重新安装 (3)密封唇部粘有异物 (4) 密封唇口通过花键轴时被拉 1) 检查沟槽尺寸,按规定重新 加工 伤 2) 按规定重新加工 (5)油封装斜了 (6)检查沟槽尺寸及倒角 1) 沟槽内径尺寸太小 (7)检查轴倒角尺寸和粗糙度, 2) 沟槽倒角过小 装配时在轴 (6)装配时造成油封严重变形 可用砂布打磨倒角处, (7)密封唇翻卷 倒角处涂上油脂 1) 轴倒角太小 2) 轴倒角处太粗糙 1) 检查尺寸,换轴。油封处的 2. 轴和 沟 (1)轴加工错误 槽加工不 1) 轴颈不适宜,使油封唇口部 公差常用 h8 2) 重新加工轴的倒角 良 位磨损,发热 2) 轴倒角不合要求,使油封唇 3) 重新修磨,消除磨削痕迹 4) 重新加工达到图纸要求 口拉伤,弹簧脱落 3) 轴颈外表有车削或磨削痕迹 (2)更换泵盖,修配沟槽达到配 4) 轴颈表面粗糙使油封唇边磨 合要求 损加快 (2)沟槽加工错误 1) 沟槽尺寸过小,使油封装斜 2) 沟槽尺寸过大,油从外周漏 出 3) 沟槽表面有划伤或其他缺 陷,油从外周漏出 3. 油封 本 油封质量不好,不耐油或对液压 更换相适应的油封橡胶件 身有缺陷 油相容性差,变质、老化、失效 造成漏油
4. 容积 效 参见本表(三)1。 率过低
参见本表(三)1。
5. 泄油 孔 泄油孔被堵后,泄油压力增加, 清洗油孔,更换油封 被堵 造成密封唇口变形太大,接触面 增加,摩擦产生热老化,使油封 失效,引起漏油 6. 外接 泄 泄油困难,泄油压力增加 油管径过 细或管道 过长 7. 未接 泄 泄油管未打开或未接泄油管 油管 适当增大管径或缩短泄油管长度
打开螺塞接上泄油管
友情链接: 合肥液压机 合肥液压件 合肥液压 合肥液压机械厂 合肥液压机械厂进出口部 合肥液压机械设备制造厂 |
版权所有 © 合肥液压机械厂 http://www.hfyyj.com 地址:合肥市合作化南路 邮编:238331 电话:0551-65142981 传 真:0551-65142981 手机:13856076226 华东销售处电话:13856076226 西北办事处电话:13856076226 网络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7006092号 |
合肥液压机 | 合肥液压件 | 合肥液压 | 合肥液压机械厂 | 小松齿轮泵 | 川崎齿轮泵 | 神钢齿轮泵 |